查看原文
其他

低成本的社会善念也可化解信任危机

Adolescent2017 三仓心理学界 2019-07-01

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

作者单位 | 广州大学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表达善意也许不需要“费力”

现实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总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问题、愿意在不经意间照顾别人感受的人,通常都能获得良好的人际评价。这种善意之举,有时需要耗费金钱和时间成本,如捐款、支教等。类似于这种需要个体付出成本才能够帮助别人的行为被称为有代价的亲社会行为(costly prosocial behavior, CPB; Gneezy, & Norton, 2012)。


但是,有些“善意”的表达可能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也依然能达到满足他人需要的目的。例如,老师在课堂上看似不经意的“鼓励性手势”就能满足学生期望被赏识的心理;经过无红路灯路口的司机,主动停下车礼让正在过马路的小朋友,也是一种不需要“费力”的助人行为。研究者将这种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付出行动来满足他人自主性需要的“低成本”亲社会行为称为“社会善念(social mindfulness)”(Dou, Wang, Li, Li, & Nie, 2018; Van Doesum, VanLange, & Van Lange, 2013; 窦凯, 刘耀中, 王玉洁, 聂衍刚, 2018)。

如何测量“低成本”社会善念行为?

一个新奇的概念能够得以发展和传播,一定是依赖于可操作的研究范式。在我们的研究发表之后,收到10余所高校的研究人员发来邮件询问社会善念的研究范式。鉴于此,我们深感有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善念研究范式进行整理,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让更多的学者和读者认识和了解社会善念。

目前,对社会善念的测评主要包括2个视角:


(1)基于个体水平的测量:研究者可采用Van Doesum等(2013)开发的社会善念范式(Social Mindfulness Paradigm, 以下简称“SoMi范式”)对个体的社会善念水平进行测量。近期,也有研究者采用两阶段测试法对SoMi范式提出了改进建议,即测查基线(只有2个物品时,测查个体的选择),然后再用经典范式逻辑测查被试的选择,最后采用“结果调整的SoMi分数”作为社会善念水平的测量指标(Mischkowski, Thielmann, & Glöckner, 2018)。


SoMi范式基本原理的示意图


(2)基于人际互动的视角进行操控:测量个体的社会善念时,容易受到个体对物品颜色偏好的干扰,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人际互动的视角展开的。通过仿真行为实验创设人际互动中的行为实施者和行为接受者角色,通过操纵实施者社会善念水平,进而考察接受者在感知他人社会善念之后的心理与行为变化(Dou et al., 2018; 窦凯等, 2018;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刘耀中, 2018)。


基于人际互动视角的理论构想


社会善念破解信任危机

与捐款、舍生取义等行为相比,表达社会善念往往并不需要付出高成本代价来满足别人的需要,一次选择权的让渡除了会让人感受到友好和值得信赖外,更有助建立亲密关系(van Doesum et al.,2013);相反,限制他人的选择或阻碍他人实现目标都是低社会善念的表现,通常被限制方会体验到一种带有敌意的冒犯行为,并伴随厌恶或憎恨等负性情绪的发生(Twenge, Catanese, & Baumeister,2002)和亲社会动机的下降(Twenge, Baumeister, DeWall,Ciarocco, & Bartels, 2007)。由此,我们推测: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表达社会善念,有助于建立和谐、亲密的互动氛围,对信任和合作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流程图


为检验这一推论,我们基于互动博弈的视角,通过设置实施者在“物品选择游戏”中选择唯一选项与非唯一选项的比例来操纵社会善念水平,以接受者在随后信任博弈任务的投资额来评估其对实施者的信任水平,并借助公共物品游戏(public goods game, PGG)测查接受者的合作行为(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刘耀中, 2018)。结果发现:相比于低社会善念者,接受者与高社会善念者互动时倾向于贡献更多的资源;且信任在感知社会善念影响合作行为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社会善念行为的实施为互动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降低了人们时时“设防”的监控动机,使合作带来的双赢成为可能。



拓展阅读


关于社会善念研究范式的详细介绍,可点击“阅读原文”或登录课题组网站http://www.psydk.cn/social-mindfullness查阅。



作者简介



窦凯,博士,教育学院特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新进“优秀青年博士”培养对象。目前主持国家自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近年来在Plos O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课题组主要采用ERPs、基因技术、行为实验、纵向追踪设计探究青少年非理性决策(冒险行为、攻击行为)的心理与神经机制以及人类合作行为的促进与维持机制。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学者与我们交流,E-mail:psydk@gzhu.edu.cn。


主要参考文献

窦凯, 刘耀中, 王玉洁, 聂衍刚. (2018). “乐”于合作:感知社会善念诱导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 心理学报50(1), 101-114.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刘耀中. (2018). 信任还是设防?互动博弈中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促进效应. 心理科学, 41(2), 390-396.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张庆鹏. (2017). 人际互动中的社会善念:概念、测评及影响机制. 心理学进展, 7(9), 1101-1112.

窦凯, 聂衍刚. (2017). 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及研究展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12), 41-48.

Dou, K., Wang, Y. J., Li, J. B., Li, J. J., & Nie, Y. G. (2018). Perceiving high social mindfulness dur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romotes cooperative behaviour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1, 97-106.

Gneezy, A., & Norton, M. I. (2012). Paying to be nice: Consistency and costly prosocial behavior. Management Science58(1), 179-187.

Mischkowski, D., Thielmann, I., & Glöckner, A. (2018). Think it through before making a choice? Processing mode does not influence social mindful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74, 85–97.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 N. J., & Bartels, J. M. (2007).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1), 56–66.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 Baumeister, R. F. (2002).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self-defe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3(3), 606–615.

Van Doesum, N. J., Van Lange, D. A. W., & Van Lange, P. A. M. (2013). Social mindfulness: Skill and will to navigate the social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 86-103.

Van Doesum, N. J., Van Prooijen, J. W., Verburgh, L., & Van Lange, P. A. M. (2016). Social hostility in soccer and beyond. PLoS ONE, 11(4), e0153577.

课题组邮箱:psydk@gzhu.edu.cn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不代表三仓心理学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合作、投稿等请长按二维码联系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